一氧化氮(NO)是继经典神经递质与激素之后被确认的跨系统“气体信号分子,在血管舒张、血小板抑制、神经递质调节、免疫杀菌、线粒体呼吸调控、基因表达(S-亚硝基化调控蛋白功能)等方面发挥生物学作用。NO前药以“触发—释放—指向—定量”四个维度重构 NO 给药,实现按需释放;并可与影像、其他气体(H₂S、CO)或药物融合,凸显多模协同与精细剂量窗控制。
心血管/缺血再灌注保护
NO 前药按需释放少量 NO,扩张血管、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,减轻缺血再灌注时的氧化与炎症损伤。速放型帮忙“抢通”微循环,缓释型维持后续保护。靶向触发(缺氧、低 pH、线粒体定位等)减少全身低血压与耐受,并可结合成像或传感实现用量监测。核心价值:多通路保护 + 可控剂量 + 副作用低。
抗感染与伤口修复
NO 前药以可控浓度杀灭细菌与破坏生物膜,同时不过量伤害宿主组织。早期脉冲释放降菌,后期低水平持续促进血管生成与胶原有序重建,加快愈合并减疤。酶/ROS/光双触发提高病灶特异性,成像或颜色/电化学读数帮助调节给药频次。好处:提效抗菌、减少耐药、促进愈合;风险靠门控与监测降低。
肿瘤微环境与协同治疗
肿瘤酸性、缺氧、高还原特点让多触发 NO 前药可在局部释放低中剂量 NO,削弱肿瘤线粒体与代谢,增强化疗、放疗、光/声动力等敏感性。适度 NO 还能改善异常血管、利于免疫细胞进入,并减少耐药外排。多功能纳米平台常整合:NO 供体 + 光敏/声敏 + 成像监测,实现“释放—疗效”快速反馈,避免过量抑制免疫。优势:增敏减毒、精准控制;挑战是掌握剂量窗口与长期安全。
NO 前药正在把易扩散、易致副作用的 NO 信号“编程化”,能够整合多靶点整合(血管、免疫、代谢、氧化还原)+ 与抗菌、化疗、光/热/声动力、再生治疗增敏或减毒,在精准剂量、靶向窗口、实时监测与长期安全上形成验证平台者将引领临床转化。
产品推荐
产品名称:NO前药 RBT-Ph-NO
产品编号:QY0009
产品名称:NO前药 NRh-Bn-NO
产品编号:QY0008
产品名称:NO前药 RhB—NO
产品编号:QY0007
CAS:2247678-38-0
产品名称:NO响应探针TTB-NH2
产品编号:XY0035
CAS:2428592-64-5
产品名称:一氧化氮(NO)荧光探针
产品编号:XY0014
CAS:1034863-51-8
产品名称:近红外二区一氧化氮(NO)荧光染料
产品编号:XY0027
CAS:1104196-54-4
产品名称:近红外二区NO光声探针
产品编号:XY0007
产品名称:近红外NO光声探针
产品编号:XY00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