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量的二次近红外(NIR-II)纳米探针对实时生物成像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。菁氨酸是构建可激活探针的一类重要荧光团;然而,它们在生物学上的应用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,包括水溶液中荧光弱、不稳定性和特异性不足。本文采用综合设计策略,开发了明亮、发射稳定、特异度高的基于花青素的可活化NIR-II纳米平台。具体来说,采用聚苯乙烯-共马来酸酐(PSMA)包封NIR-II荧光分子(IR1048),使NIR-II纳米颗粒(PSMA@IR1048 NPs)稳定明亮。通过电荷调节策略,一系列菁荧光团被加载到PSMA@IR1048 NPs表面,并对活性物质表现出可调的响应。结合这两种策略,构建了NIR-II比例荧光纳米探针(RNPs,包括RNP1、RNP2和RNP3);其中,RNP2表现出次氯酸(HClO)响应性能,产生更高的NIR-II荧光比(FL2/FL1)信号。这种纳米探针可以可靠地报告糖尿病肝损伤模型和下肢缺血再灌注(I/R)损伤小鼠的病理HClO水平。作者的研究为构建基于花青素的稳定、明亮、特异的NIR-II生物成像探针奠定了设计策略。